感謝佛學班的授課講師演義法師指定九月十七日的功課。繼續鈔經作業使我可以觀察從上一次作業學習到的要點至今是否有改善。我想在此簡單總結及分享過去十天鈔《金剛經》後的感想:、
一、學會放下執著心——不去計較每次鈔經是否有寫漏或字句前後顛倒。
二、《金剛經》全經要義是以「觀照般若」來「錬心」直到「無上菩提心」。日常練習可以循「心、法、相」三方面觀照。
心:我們的心常常是在過去、現在、未來打轉,禪修就是練習放下這「三心」。
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指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 如夢、如幻、如泡影,可以欣賞,但不要貪戀。
相: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三、行「鈔經禮儀 」: 雙手合掌,三稱「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然後誦念《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刧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四、因爲對《金剛經》第九分至第十四分不甚理解,在參考其他補充資料後,才比較明瞭這部分的經文義理。這樣在鈔經時,更能加深自己對所鈔經文的含義。
經由演義法師的講解,了解到《金剛經》是般若思想的經典,而般若思想乃是中觀思想的源頭。《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題點出「般若」如金剛般堅固,能破一切戱論妄執。 摘錄以下四點,總結《金剛經》在禪宗的重要性:
一、是大乘般若部重要經典。
二、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綱要。
三、是禪宗最重視的經典之一。
四、鳩摩羅什譯本流傳最廣。
我發願從今天開始,將鈔經做為每天的定課之一。輪流交替,用功鈔《金剛經》及《心經》這兩部經典。
文:Victor Y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