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義工菩薩問我在道場的眾多義工組別裡,為何會挑選大家認為最辛苦的總務組?
因緣起於2019年的福田班結束後,課程組的義工菩薩為了讓我們有持續親近道場培福種福的機會,介紹了道場不同性質的義工服務讓我們了解,然後各自報名有興趣的義工群組。其實當時起心動念是直覺哪一組最缺人手就去支援,因為不管在哪一組都是勤耕福田的機會。心中盤算著環保出坡活動最單純,因為只要打掃清潔即可,無需跟人有太多的互動,因此是我的首選。
2022下半年疫情趨緩,道場也全面開放。環保出坡固定在星期四下午舉行。道場需要出坡的每個地方,不管是廁所、殿堂、辦公室、齋堂或戶外等, 我都實際參與清潔打掃過。 當在莊嚴的觀音殿或大殿除塵拖地時,不管是吸塵還是拖地都有佛號伴隨著。發現此刻自己的內心更能安住在當下,且能不急不徐地拖地。邊掃除,心中邊默念:「我除塵我掃垢」,也順帶掃除我的煩惱垢。打掃廁所時,藉由刷洗馬桶,按下沖水鈕的一剎那,感覺到自己的煩惱也隨著水流沖走,頓時身心輕鬆不已。
道場中庭有三個矗立的流水三法印石,本以為只要有活水流動沖刷的地方就是乾淨的,不需要去刷它!直到有位資深義工菩薩說那三個大石頭也是要定期地刷洗,才不致讓苔蘚有機會布滿。這就像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若能遇到善知識的提點,就能增多精進修正的機會。當第一次拿著刷子去刷的時候,發現石柱上真的布滿苔蘚,要很用力才能將其去除。有縫隙的地方,還得要換不同的刷子去刷。透過刷洗的過程,除了享受當下潺潺水流聲的那份寧靜,也恍然大悟––原來在日常生活中有時起了貪慾,有時起了瞋心,甚而有時愚癡心起,若不時時覺照、察覺,及時修正,不就是像石柱一樣,若不勤刷洗就布滿苔蘚。三法印石要固定刷洗以保持石柱整潔,自己的貪、瞋、癡三毒何嘗不也是需要時時有覺照力,並運用方法一點一滴消融。
打掃出坡也和禪修一樣要用方法「身在哪裡,心在哪裡」,需要調勻呼吸,安靜專注,清清楚楚當下每一個清掃的動作。打掃是一段能讓身心安定的過程,且能越掃越心生歡喜。打掃完,我的內心也變得清淨、身體也感到輕鬆。看似簡單的出坡打掃,其實也是一種藉境修心的方法。如果有信眾菩薩再問我總務組的環保出坡工作辛苦嗎?我會歡喜地分享:一點都不辛苦,且更能體會聖嚴師父在四眾佛子共勉語說的「布施的人有福 , 行善的人快樂 」。
文:彭寬慧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