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修行嵌入生命的DNA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我學佛以來所誦讀的第一本經書。

近二十年前,因患有「恐慌症」,身心經常在害怕心慌當中,莫名的恐懼不安,嚴重時還會呼吸急促有瀕死的感覺。在一次因緣際會中讀了  聖嚴師父的《福慧自在-金剛經講記》,很喜歡。爾後,在每天睡不好,清晨三、四點醒來便無法入睡的情况下,就起床誦讀及鈔寫《金剛經》,那時還不算正式學佛。後來讀了《心經》,更進一步學習襌修,之後當「恐慌症」發作時,便開始以襌修的方法處理,清楚覺察、調整呼吸並體驗它,知道那只是一些虛幻的念頭/感覺,身體的反應也是一個短暫的現象。慢慢地,發作的頻率越來越少,而即使發作時,也能以平常心處理。

今年舊金山道場安排了《金剛經》讀書會,由果慨法師帶領。看了行事曆,原本是不打算參加的,所以也没有報名。因為家事/雜務很多,也覺得自己的個性不善於分享。後來,負責活動的師姊來訊息詢問鼓勵,想想,難得果慨法師這麼遠來弘法,再忙,也應該要好好把握機會學習。在上了第一堂課之後,我非常高興我來了!

第一次課堂中果慨法師讓我們寫一句誦讀時,自己有印象,腦子所浮現的句子。在前行功課誦經中,每每誦到「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心裡有著深深地感動。這也是在小組討論中分享的: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法師又數次提到「生命的DNA」,深深地被觸動。如何將佛法襌修從生活中融合到生命裡,讓自己在生生世世的生命中,都能接觸正信的道場,學習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我們一定要不斷地薰習用功。

這些年來,誦經不是我的定課,但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却是我常常放在心裡應用的一句話。在面臨各種問題、困擾,不管是事還是人,無法解決處理的時候,這句話就會浮現。既然是虛妄,這麼計較做什麼呢?課程中更是學習到,即使是好的情境,更是不要執著。「忍辱」,不好的要忍;好的,更要忍。同時,也要如同  師父説的:哪裡需要我,就往哪裡去。在與人共事中,不執著於事和自己的想法,隨時擺正自己的心態,並且隨緣努力,盡力奉獻。

《金剛經》是我學佛以來一部很重要的經典,它陪我走過了生命中那一段黯淡不安的日子。這次能有機會再次研習《金剛經》,透過法師的指導及和同學們的共同學習,温故知新,並重新提起晨起誦讀《金剛經》的習慣。「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降伏自己的心,是襌修中非常重要的練習。而盡未來際的學習中「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持續地用功練習,讓修行嵌入生命的DNA,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文:趙常好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