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莊嚴美麗的史詩

去年我回到總本山參加【大悲心水陸法會】的總壇。這是初次到總本山,也是第一次參加水陸法會。帶著興奮期盼,又有種莫名的近鄉情怯之感,不知這八天七夜的法會將會是怎樣的篇章?

法會是以誦念「慈悲三昧水懺」拉開序幕,心情很悸動,彷彿看到我這次能夠參加水陸法會的因緣。過去每次唱誦「慈悲三昧水懺」都會眼眶泛淚,甚至泣不成聲,因為生命中有太多的不知道,想知道;直到去年八月參加了話頭禪七,才把這些疑情收攝在「不知道,想知道,什麼是無」。漸漸地,也體會到:「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於是慢慢地,我放下了所執,也不斷地迥向給所有的法界眾生。因此在法會期間我在心中懇切地邀請所有的寃親債主,希望他們都能到這場法會來接受佛法的洗禮,了悟緣起性空,走出寃冤相報的心牢與圍城。

          法會中有兩個高潮。迎請上堂四聖時,全體學員兩三百人都魚貫出位成一條人龍,繞著大殿,大家齊唱「阿彌陀佛」聖號,聲徹雲霄,氣勢壯觀,在銅鈸聲的烘托下把大家的祈願拉到高點;我也虔敬地祈請阿彌陀佛能到法會來三根普被,接引所有的眾生。

          迎請下堂六道時,隨文作觀,看到那些橫死、寃死、怨死的孤魂野鬼在地獄餓鬼道淒涼的受報慘狀,非常難過,幾度眼角濕潤,不禁大悲心起。此時全體學員再度出位成一條人龍,齊聲高唱「地藏王菩薩」的名號,祈請祂打開地獄之門,普攝群迷,讓這些惡趣眾生有機會來聽法。大家的悲願凌霄,莊嚴地廻盪在高廣的大殿中。我也虔心邀請所有的寃親債主,願他們都能來聽法,了悟空性,放下得自在。說法法師開示時曾說「觀心十法界」——當下一念心,我們都可能在任何一法界流轉;因此要但念無常,因為我們多是不能自主生死去來,焉能不戒慎恐懼!

         法會的眾多儀軌,令人眼花繚亂,監香法師說重點是要迎請四聖上堂和六凡下堂,對法界的眾生奉請、奉迎、奉供、和奉送。有了主軸,讓我亂中有序,隨著法師和悅眾菩薩們唱誦了許多文辭優美,空義甚深的經文,非常法喜,也讓我對梵唄和唱誦有了較深入的體會。法會長又緊湊,監香法師特別叮嚀我們心要時時清楚覺知、寂靜和法喜。

         法會每個段落結束前,我們都會恭送法師們離席。在金色的燈光下,看到方丈和尚、主法法師、正副表法師和悅眾菩薩們一起立在台上,畫面很莊嚴;他們的慈悲、智慧、用心、和將此深心奉塵剎的毅力,令我由衷地讚歎、感動。
        這八天七夜下來,深深感受到方丈和尚、法師們、和悅眾菩薩們的善巧與用心,讓我的生命有了翻轉,非常感動,十分感恩。 這不但是一場殊勝的法會,更是一首莊嚴美麗的史詩。


文:廖寬靜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一首莊嚴美麗的史詩 Read More »

緣起……我與水陸法會

我摯愛的父親於今年中毫無預警地離世了。縱然已經知道至親的死別是人生最大的課題,沒有人能夠避免。但是當我真正面對的時候,那種錐心及切膚之痛,還是令我徹底崩潰,我的世界也彷彿崩塌了!我由於常年在海外求學和工作,都沒有長時間陪伴在父母親的身邊。人生無常,當我還沒來得及好好對父親盡孝道時,他就這樣突然離開我了。在心中,我對父親有著滿滿的愧疚,這也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父親的往生,是我開始接觸三寶的因緣。繼而,有善知識推薦拜懺,將功德迴向給父親,再加上母親的鼓勵,種種因緣際會,促成了我上網報名參加 2023 年舊金山道場為期六天的水陸法會。我是一個有很多妄想,心也很難安定下來的人,為了確保我能完成六天的法會,報名後我開始每天持二十一遍大悲咒,做前行功課,嘗試培養自己的定力和規律,令身心安定。
第一天的水陸法會,在我滿心期待下來臨了。法會開始,法師開示參加水陸法會的意義,通過拜懺,誠實面對自己的過錯,對自己所造的罪業生起出離心、慚愧心。在佛前許下從此不再造作惡業的誓願,以行動力起修懺法,提高自己的道德標準。跪拜的伸展動作,使身體變得柔軟,同時培養柔軟心,口説柔軟語。法師也不斷溫馨地提醒大眾,在法會進行時要 「眼觀、耳入、口誦」,身心放鬆地隨維那法師唱誦。因為我是首次參加水陸法會,有很多的細節都不懂。第一、二天,我就在一、東西單分不清;二、第一次穿海青磕磕絆絆地跪拜;三、不熟悉梁皇寶懺的經文,唱誦跟不上;四、腦有妄想、心有雜念中度過了。這兩天,我感覺自己身心未能安定,心中偶有煩躁,所以對跪拜導致的身體疲累及痠痛,感受特別地明顯。
第三天法會開始時,法師再次強調並提醒大眾要 「眼觀、耳入、口誦」。當時說不上為什麼,我對 「耳入」這兩個字,如飲醍醐。我問自己,已經有多久我沒有在當下用心地聆聽別人說話?突然意識到自己的 「我執」。原來我很多時候都會以自我為中心,在與別人談話時,都早早地預設了對方給我的回應,選擇性地去聽我想聽的話。我於是開始練習 「耳入」,我發現不單單是用耳朵聽,更是要心去聽,聽進心裡去。慢慢地我心裡的煩躁減少了,懺文字字由心念出,唱誦也慢慢跟上了。而且跪拜動作變得更輕盈,腿也不麻不痠了。由此時起,我開始認真地去做每日的定課,帶著懺悔的心去禮佛兩百拜。在一跪一拜間,我漸漸覺察到令我起懺悔慚愧心的對象除了往生的父親、在世的母親及家人,還延伸到了七世父母及所有的眾生。在跪拜的過程中,我很多時候都心生感動,不自覺地流下了眼淚。
隨後的幾天法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也不捨得法會那麽快結束。這幾天令我感觸很深的一句話是法師開示時説的:「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世界的人口雖然有 七十億,但卻遠遠比不上法鼓山園區內螞蟻的數量。」這個譬喻,深深地震撼了我。此時,我才真正意識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今世可以得人身,有機會聞佛法,又有福報參加水陸法會,到底是修了多少世的善業?我又豈能辜負了這一世的人身!這一世我誓必把佛法學好,身體力行!
第六天法會圓滿時,常興法師開示提到了「因果、斷見、止惡、行善、修福慧。」由於因果通於三世,因此我們凡事都不能只看一時,或只看一世,否則就是落於斷見。如果我們能透過懺悔,實踐拜懺及止惡修善,那必定能增長自己的慈悲心及智慧,繼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六天的水陸法會,一晃即逝,法會結束時,我感受到法喜充滿,心靈被洗滌清空。帶著愉悅感恩的心,我卸下了負擔,可以輕鬆地再次邁步踏上征途!
最後,我非常感恩我的家人、同事和法鼓山的每一位法師及義工!因為有你們的護持,我才可以有福報參加今年的水陸法會並受益良多。感恩合十!阿彌陀佛!
文:劉麗琴

緣起……我與水陸法會 Read More »

禮懺梁皇寶懺心得

我參加了2023年底的慈悲梁皇寶懺道場共修。這是我從開始到圓滿全程參與的一次 ,也是我參加眾多禮懺中感觸最深刻的一次。我願將法會中的一點體會分享給大家,共勉!

在幾天的禮懺中,我對經中講到的,無量無邊的眾生因從無量生死劫以來所造作的一切惡業而感召現前的種種苦報感到震驚與恐懼。經中講得明明白白——眾生因貪瞋癡、 無明覆蓋、 暗識相傳、不信因果,在因地造作了無量無邊的惡業,因緣成熟時必受惡報。在那當下,恐懼和懺悔之心瞬間升起。我聯想到自已今生為了口福、為了環境衛生等緣故,傷害了許許多多無辜眾生的生命,也造作了諸多不善業,將來的果報一定不好。我不敢再往下想;害怕、懺悔的淚水伴隨著我禮拜…… 同時,我也無比虔誠地反省、悔過,和發願:願我和罪苦眾生在佛前虔誠求懺悔,並誓不再犯。

我也被經中諸佛菩薩大悲心所感動。諸佛菩薩憐憫我等罪苦眾生,以大慈悲力、大智慧力和大神通力救拔,不休息,不疲倦。想想我自己多年來雖皈依三寶,受五戒、菩薩戒,親近善知識,發誓「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但我真正在做嗎?沒有。我每天精進時少,懈怠放逸時多,沒有緊迫感。我從來沒有像此時對「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這幾句話有深刻的領會。此時迫切感遽增,想到「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這警語,又有一番要刻不容緩、精進不懈修持的強烈感。


感恩慈悲梁皇寶懺給我機會,讓我透過禮懺發現自已。今後要時時反省發露、懺悔改過、發大普提心、發憤精進不懈直至菩提!阿彌陀佛!

文:尹寬如

禮懺梁皇寶懺心得 Read More »

實踐萬行菩薩道––法會義工初體驗

從二十歲時我對佛法就很感興趣,但一直都是以聽聞佛法為主,把佛法當作人生的哲學,讓自己開啟更多人生的智慧,並沒有想過太多積累福報的部分。參加了法鼓山的佛法課程後,除了需要完成法師設計的課堂作業外,還需要完成積累福業的作業,這讓我頗為頭痛,但也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做義工的要求和如何去完成。雖然這不是我擅長的,但我想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我才會知道法師為什麼會對我們有這樣的要求。

找到了Fremont的舊金山道場,趕上了大悲心水陸法會,我申請到了最後半日去幫忙法會拍照的工作,還邀請我家喜歡攝影的同修菩薩一起去體驗。第一次參加水陸法會,到道場的時候,我們就發現有好多義工菩薩都各司其職,從前台接待,供花供燈的擺放,香積,影像播放,會場安排和信眾導引等等,每個人都非常專業,各司其職,一切看起來井井有條。我們也趕緊開始投入到安排的工作中。在拍攝過程中,我們得到了負責法會安排的菩薩們的指點,既抓拍到了重要的時刻,又沒影響到信眾的修法唱誦和法會的莊嚴氛圍。義工菩薩們之間的配合友善又自在,讓我格外覺得輕鬆。我們也幫義工菩薩們拍了些工作照,每個人身上自然流露的感覺非常特殊,和我在工作場合中看到的狀態很不一樣。我仔細想了想,覺得她們每個人都散發著自信和光彩,有一種特別的沈靜和輕鬆自在。這和我在工作場合中會見到的那種努力做出來,想要證明自己的那種用力感,是迥然不同的。

法會後,我再去聽聞了聖嚴法師關於當義工正確心態的開示,他提到,義工是志願的義務的工作,義工可以得到的是快樂、成就感、功德,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感。不論是當義工的人還是工作的性質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而是單純地去做沒有人做的工作,因此義工菩薩也叫萬行菩薩。看到這裡,加上我在法會的感受,我終於明白法師們出福業作業的目的了,是讓我們有機會去實踐萬行菩薩道,體會簡單做事和與他人和諧相處的快樂。而法會上所有義工菩薩散發出來的自信和光彩,就是大家行萬行菩薩道時,所累積出來、自然而然散發的福德了。

文:Caroline Wang

實踐萬行菩薩道––法會義工初體驗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