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七的最後一天──記2024舊金山道場初階禪七體驗

寂靜的清晨,天還未破曉,我被一陣尿意促醒,睡眼惺忪地摸黑爬出帳篷,來到觀音殿後方的洗手間就廁。不知幾點了?禪七期間沒有時鐘可以看,練習讓心住在當下,聽打板、引磬、木魚⋯⋯來作息。我偷瞄了禪堂後方助理監香的計時器—凌晨四點。天啊!沒想到從昨夜十點打板,我一覺到天亮,比在家裡還好睡!這時才發覺三位男眾正在禪堂裡打坐。法師說,打板後不要做任何活動,但是禪堂二十四小時開放,可以打坐。他們一夜沒睡嗎?應該是想把握禪七的最後一天吧!

突然覺得禪七過得真快,腦海裡浮現白天法師的分享,曾是僧大嚴格的禪學系沒被審核進階第三年的學僧,到處打了不知多少個禪七,最後變成到各地的禪堂帶禪七。也曾是兩腿僵硬,盤起腿來翹得比肚臍高。更曾連香到放腿時輕觸一下酸痛幾十秒,下坐得花上十分鐘。如今法師身體柔軟,能伸能屈。我不禁眼淚奪眶,感受到法師如此慈悲地放下身段,將自己的糗事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更有信心。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會打坐,天天打坐也能從最笨拙的狀況變得收放自如。

然而,打坐不是練腿功。聖嚴師父教導我們,打坐不能開悟,開悟卻需要打坐長期的漸修,累積堆疊,才能水到渠成,瞬間明白更重要的是心法。平時要有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最後放下一切到無我心。真是好崇高的境界!


或許,我們都曾經因為事情做不好而感到慚愧,不小心做錯了什麼想要懺悔,得到別人的幫助很感恩⋯⋯。但如果明明是別人的錯,對不起我,為什麼我要慚愧,要懺悔,還要感恩呢?原來是因為自己沒智慧,沒有說清楚,別人因而誤解或不小心做不好,所以我應該感到慚愧,懺悔,並且感恩他讓我有機會觀照自己的心。無我才能免於人我的對立,才能身心自在沒煩惱。這真的很難,但是我要將法師的話放在心上,一點一滴地學著做 。

噠…噠…噠…,四點半的打板聲,打住我的思緒,回到當下,迅速拿起盥洗包和臉巾。動作要輕,心要慢,時時回到方法,開始今天最後一天的禪七。

文: 陳常昇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禪七的最後一天──記2024舊金山道場初階禪七體驗 Read More »

禪修其實就是體驗──記2024舊金山道場初階禪七體驗

自學生邁入打工人的行列,不再需要熬夜趕論文、也不再有徹夜狂歡的日子。生活變得自由之餘,心中卻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帶著一絲迷茫,這次來參加法鼓山舊金山道場舉辦的初階禪七,一方面希望能獲得對禪修和佛法更深的體悟,同時也盼望能為生活注入一絲新的火花。

此次禪七匯集了諸多殊勝的善法因緣,而我也深深意識到,能夠參與其中的自己是多麼地幸運。非常感謝常襄法師和常興法師的全程護持。尤其是當聽到常襄法師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時,我深刻感受到法師對佛法三寶的信心、對聖嚴師父的敬意與感恩、以及對自身要在修行與培福之路上深耕的堅定決心。法師的言教與身教深深打動了我,而我也祈願自己在修行之路上能保持如此的信心與毅力。此外,也非常感謝道場內外護菩薩無微不至地照顧,為我們營造出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修行環境,讓大家能全程心無旁騖地練習用方法。

這次打禪七最大的收穫是我對禪修看法的轉變,還有對慚愧、懺悔及感恩的體驗。以往覺得禪修就是盤起腿來一直「坐、坐、坐」,基本與「無聊」、「痛苦」畫上等號,但在聽聞聖嚴師父開示影片中所言:「禪修其實就是體驗:踏踏實實的將心收攝於方法之上便是修行」,才驚覺自己對禪修的了解竟是如此的淺薄。在一炷香接著一炷香的努力中,每當因為妄念紛飛而心生煩躁,想放棄之時,也會想起聖嚴師父曾言「我們修行只顧耕耘,不問收穫」,以此提醒自己重新提起方法,專注練習,不做他想。

常襄法師的鼓勵也讓我在因為遲遲用不上方法而感到灰心時備受鼓舞:如同我們學游泳之初必定會嗆水、學腳踏車之初亦會摔倒,學習用方法時,一開始也一定會遇到散亂或昏沉等各種障礙;我們無法奢求靠一個禮拜的修行徹底扭轉過去數十年養成的「心向外攀緣」的壞習慣。但只要通過不斷地練習,必定能熟能生巧。而當我漸漸放下心中各種執著和負面情緒,帶著「每一次坐上蒲團都是一個新的體驗,而體驗不分得失,亦不計好壞」的心態來練習放鬆身心、體驗呼吸時,我竟慢慢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感。希望我能在禪修的路上每天精進練習,不斷進步。

這一次的慚愧、懺悔禮拜也讓我意識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多麼疏於自省和感恩。從師父的開示影片中,我了解到正所謂「我慢山高,法水不入」,修行中的種種業障其實是來自於我們浮動的高傲心、高慢心。這次的感恩禮拜讓我有很深的感觸,尤其是當聽到法師問大家:「倘若我們自己是龍天護法,是否會願意護持像我們這樣的修行人?」時,我頓感慚愧,而內心隱隱浮現的答案是:「不會,我不會想護持這樣一個疏於自省又不精進的修行者。」這次的體驗讓我下定決心從每天建立感恩日記開始,讓感恩與自省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此次的禪七不僅讓我得以從繁忙的工作與生活中抽身,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沉澱,也讓我在禪修的方法以及自己修行的初發心上獲得了深刻的啟發。禪期中聽聞聖嚴師父的影片開示和常襄法師的分享時,常常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再次感恩所有促成這次禪七的善法因緣,祈望未來的我能保持正確的心態,以禪修的方法面對生活、職場中各種挑戰,並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文:Claire Wang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禪修其實就是體驗──記2024舊金山道場初階禪七體驗 Read More »

禪悅為食──記2024舊金山道場初階禪七體驗

五月二十五日到六月一日,我參加舊金山道場初階禪七,完成了個人第一次的禪七,真是收穫滿滿且畢生難忘。 

聖嚴師父像會讀心術一樣,每次開示的内容都會針對打坐遇到的大小問題逐一解答。在這裡也要感謝兩位法師的身教和言教,讓我受益良多。

因為我自己是瑜珈老師,平時早上五點半起床,平日茹素,亦喜歡露營睡在硬地上,所以禪七期間生活起居上沒有太大的落差 。 法師說打七前如果能先調好「時差」就比較好適應,這一點我算是有做到。

其實禪七的頭兩天我都在昏沉與妄念中度過。到第三天時,把心一橫,直接雙盤坐下,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很痛!有時痛到要哭了。但這樣做有效驅趕了我所有的問題,只需要慢慢將身心放鬆,接下來就漸入佳境。禪修時學到「身在哪裡,心在哪裡」,也試過在用藥石時仍保持在打坐時的狀態,雖然只有一次,但讓我領悟到生活禪的可能性。 

最幸福的就是最後一天在同學們的見證下皈依了,感到法喜充滿。雖然未能一一做到聖嚴師父開示時的教導,但此次禪七的體驗讓我在修行路上更有信心,對佛更為虔誠和更有感應。

剛剛再重讀師父的《禪的體驗,禪的開示》,發現內容有禪七每天的開示。原來我早已讀過,但完全沒有印象!這個發現更警惕我要將學到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否則就會像囫圇吞棗一樣,將書中内容忘得一乾二淨。 

 藉此機會再次感謝兩位法師,諸位義工和同學們!祝福大家禪悅為食。

文:林書音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禪悅為食──記2024舊金山道場初階禪七體驗 Read More »

人間有幸福──記2024舊金山道場初階禪七體驗

總護常襄法師在禪期一開始時提及禪修的幾個謬誤,例如:初階打完就要中階再高階──法師說自己初階打的次數數不清。又或是認為方法用得好,吃飯吃得少;結果有些人不敢多吃,導致打坐時很餓。法師分享以前他的師兄們有的禪七期間胃口好變胖,有的變瘦,每個人狀況不同。

法師建議把走路、喝水之類的日常生活動作慢下來,讓心不易跑掉,動作也不粗魯。對治昏沉,法師則分享打破慣性的做法:上坐先不急著用方法;記住清醒的感覺,並持續保持清醒。除了這些訣竅外,小參時,常興法師建議睜大眼睛,以及提醒自己珍惜這份福報,有好多義工在護七,何況不是每個人只要想就能參加禪七。另外,小參時法師還提到可以將腿痛當作購物中心的背景音樂,把心放在方法上。

總護法師說用方法需要巧勁,不可用力過猛,否則過於疲累便無法持續。也提到如果方法使不上力,要好好琢磨──法師自己也不斷地嘗試。法師舉自己游泳的例子:他曾長時間感覺耳朵進水,也沒有教練可以問,但持續練習後就沒有問題了。另外,用方法要綿密,因為好多悟境都不是坐在蒲團上體驗到的;沒在打坐的時間也要用方法。另一方面,法師仍鼓勵我們要多打坐,他語重心長地說,再怎麼坐,最多也就一天四小時,我們要如何翻轉業力與習氣呢?悟後起修還有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而開悟可能是要花好幾輩子的事。就連佛成佛後,仍常在定中,也常打坐,我們凡夫為何不打坐?

聖嚴師父的禪七影片很有層次,每個人都受用。去年聽了一遍,今年第二遍還是聽得津津有味。影片恰到好處地針對禪眾可能會遇到的情況教導處理的方式。師父教導「觀、照、提」:用方法,清楚知道自己在使用方法,跑掉了再抓回來就好。

我在禪期中常檢查身體是否放鬆,並配合「觀照提」的方法。當方法得力時,好希望媽媽也能學會這個方法,體驗這種輕鬆。進而想到當願眾生,行住坐臥,有方有法,身心輕鬆。

數息不耐煩時,一想到師父說要很有耐心,像用扇子去捕羽毛那樣地輕巧,就慢慢安定下來。以前不懂為什麼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這次終於明白苦難是菩薩的資糧,而根本精神是永不放棄!

感謝法師分享自己的經驗,讓大家知道不需灰心,只要持續耕耘即可。從法師分享他不起退心的原因和讚歎四弘誓願如何的廣大無量,就知道他是位非常努力精進的修行人。

法師提到如果參加禪七需要很多福報,那開悟更是需要無法想像的福報。我才知道原來福報會幫助修行得力!在拜佛時,法師讓我們思考,如果我們是護法龍天,我們會護自己嗎?數息數得顛三倒四的我因而深深地慚愧,同時祈願並感恩護法龍天的慈悲。

感謝師父!感謝兩位法師、內外護和全體禪眾,每一位都是菩薩!還要感恩勞苦功高的大寮菩薩們準備營養可口的餐點!2024人間有幸福!

文:林純平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人間有幸福──記2024舊金山道場初階禪七體驗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