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一初體驗

週日一早和家人道別後,我便出發前往道場參加禪一活動。兩個禮拜前,才完成初級禪訓班的我,很期待這天的活動。這段期間裡,都有練習著把禪修融入到生活,像是吃飯好好吃,走路好好走,好好體驗當下的呼吸⋯⋯等等,禪一是一個讓我可以再一次跟大家一起學習的好機會。

抵達道場後,整個氛圍非常的安靜,我想:「這怎麼跟初級禪訓班的氣氛不太一樣?」 再繼續走到置物櫃,我看到牆上貼著「禁語」。我這才開始感受到禪一跟初級禪訓班的不同。對於我這種愛交朋友 、愛聊天的人來說,不說話真的是一種修行。接下來師兄介紹了今天的活動內容,建議大家都不要看手機,好好體驗這一天。 我想:「還不能看手機!難度再加倍!」但是也覺得這樣很好,好好體驗禪修,正是我今天來禪一的目的,便乖乖地把手機放回置物櫃裡。

上午,隨著師兄的引導,我覺得三十分鐘的禪坐時間過得非常快,心也可以專注在每個呼吸上。像這樣大家一起坐在面對著觀音菩薩的禪堂練習,真的是一個很棒的體驗。 午齋的體驗跟初級禪訓班學到的一樣,大家一起感謝這些食物,還有我們學佛的決心。吃飯禪就是要好好感受每一口飯菜的味道,不說話,以碗就口,慢慢吃,好好體驗吃飯的感覺。飯後出坡,我跟另一位師姊負責打掃齋堂,大家都很專心地把自己分配到的工作完成,準備下午的禪修練習。

下午過得比較慢,沒有了師兄的引導,增加了禪坐的難度。午飯後的我,在安靜整潔的禪堂裡提醒自己用數息的方法,但數一數,開始昏沉想睡,便又試了念佛的方法,但是不久後,又開始想睡了。我就在這快睡着又突然驚醒的循環中,度過了下午的第一炷香。 

很慶幸的是,下午的瑜伽以及室內經行後的禪修時間,我就能維持著眼睛張開,只專注在呼吸,好好地體驗了最後的三十分鐘。在活動結尾,大家一起做分享,我才知道,原來很多師兄姊們,在午齋過後,也會有想睡的感覺,原來我並不是唯一的一個呀!大家在歡笑中,互相分享自己的體驗。

很開心有機會參加這次的禪一。我在心中告訴自己平常要多加練習,以後有機會的話,我還是會想參加,繼續進步!

文:劉品希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禪一初體驗 Read More »

一次奇妙的禪修體驗

六月初剛從初級禪訓班結業,兩週後剛好有機會參加了我第一次的禪一活動,很多奇妙的體驗在此和大家分享。

可能是第一次參加的人數較多,這次帶領的師兄將規則講得很詳細,包括場地介紹、規矩介紹、出坡分配等。早上的禪坐從八式動禪開始,接著兩次打坐,之後午齋、出坡,下午則有三次打坐。原本規畫有戶外經行,但因爲天氣太熱,改成在室內經行。每一次禪坐前都先做暖身動作,結束之後則是各種按摩拉伸。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半全程禁語,茶水間提供紙筆,如有特殊需求可以寫字溝通。

我已經有過三十分鐘的打坐經驗,而且之前初級禪訓班兩日也順利度過,因此我對禪一的打坐強度,本以爲是小菜一碟,但顯然這次被狠狠打臉!上午第一炷香,可能是身體和精神狀態都還算不錯,哪怕是右腿麻到沒感覺,尚可接受。但是接下來的打坐,每次都是左腿一點事兒也沒有,但右腿總感覺麻,怎麼變換坐姿都沒有用。到了最後一炷香,不知道爲什麼,居然都不麻了。

早上我自己帶了一杯咖啡來道場,原以爲可以續杯,但和初級禪訓班不同,禪一不提供咖啡。平時一天起碼三杯咖啡的我,午飯後就開始犯睏。如果閉着眼打坐,一會兒就會開始打瞌睡,只好硬撐着睜眼打坐。三十分鐘變得很難熬,數息能數到五就不錯了,什麼隨息法、數息法都沒法用。有一些念頭會生起,雖然能夠馬上察覺,然後拉回來,但是拉回來數息又數不下去,這種精神上的拉扯極其煎熬。分享時,有位新學員和我有一樣的感受,他也是腳麻腦暈,就盼着鈴聲趕快響起。

當室內空調自動打開的時候,感覺很涼爽,但是當到達設定溫度的時候,空調一停止就開始感到悶熱。有一位學員表示,也不知道空調是開著好還是不開的好?只能說打坐的時候,身體對這些環境的變化都變得特別敏感。

午齋還是一如既往地可口!這次出坡是負責清潔衛生間的工作,在此也要讚歎一下衛生間,一塵不染就像剛裝修完一樣乾淨。經過走道,還看到了法師的休息室、道場洗衣房和其他功能的房間,感覺法鼓山道場的設計,就好像在自己家中的感覺,並沒有過重的宗教色彩。

整體來說,這是一次奇妙的體驗。距離下一次禪一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我可以好好練習,希望到時候能有所進步。

文:厲志君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一次奇妙的禪修體驗 Read More »

法親如至親

六月初從桃園機場飛抵舊金山,預定這次在北加住一個半月,好好陪孩子們生活一陣子。去年把工作辭去,決定提早退休,把握人生最後一程,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事物上。以往總是只顧著工作賺錢,但願自己以後能更精進於佛法的修行。

到了北加安頓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網查詢法鼓山舊金山道場的禪修活動,隨即報名參加禪一。在臺灣的同學甚至請託:到了舊金山一定要代為護持。感覺好像是走訪對方親戚家要我幫忙帶禮致意那般的心意,行前備感興奮!

非常歡喜,我順利圓滿了舊金山道場六月下旬舉辦的禪一活動。更難得的是,兒子先前也在舊金山道場完成初級禪訓班,有福德因緣一起圓滿禪一。來到法鼓山的道場,感覺像回到自己的家,即使初次見到諸位菩薩們,也像是與佛法裡的至親眷屬團聚,感覺親切無比。

我與法鼓山結緣已有七、八年的時間,期間雖然自己駑鈍,進步緩慢,但始終沒有離開法鼓體系。一開始是因為在新竹科學園區工作的地利之便,從新竹精舍的初級禪訓班入門。爾後陸續參加了法鼓山在各地分院舉辦的禪修與講座等課程。2021年參加台北安和分院的佛學班,開始三年的佛法學習,到今年五月結業。今年九月起,我將開始在法鼓文理學院的碩士班進修,繼續學習佛法。

因爲我是少數從台灣來舊金山道場參加禪一的學員,因此道場師姊邀請我分享參加禪一的感想。回信給師姊當時剛得了COVID-19,身體不舒服沒有多想,此刻寫著寫著卻淚流滿面,百感交集。

回顧這一生,經歷太多無常,而自己有太多愚昧無明未除。幸好,能夠在法鼓山共學共修,享受其跨越國界的教育資源,是此生最有福份的因緣。這一趟算是走過了千山萬水參加禪一,何其不易,背後成就我的其實是這許多不辭勞苦的菩薩們,以及師父畢生努力遺留下來的法寳。我期許自己能夠更加精進,以免愧對諸佛菩薩及諸位義工菩薩們的布施。

文:凌芷玲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法親如至親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