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佛心、聲聲菩提、步步安定、處處凈土

今年法鼓山舊金山道場首次舉辦法華三昧懺儀,感恩果慨法師,帶領大家解行並修。從《金剛經》到《教觀綱宗》的深入講解開示,最後落腳到法華三昧懺儀研修營。

果慨法師講解《法華經》側重於假觀,在悟透緣起性空後,依然無所求地回歸世間,度化眾生。《法華經》前九品為聲聞弟子授記,從第十品法師品開始,講授我們如何通過假觀來應對難以調伏的眾生根性。而法華三昧懺儀,正是通過懺儀的修持(戒),達成三昧的功能(定),開啟法華的智慧(慧)。

這次的懺儀有很多獨特的地方,我們的懺儀版本是智者大師最初的版本;不同於流通版的居士發願,我們和智者大師一樣發願「願於此身,行道無障」,每每念到此句,便覺得十分感動和鼓舞。此外,懺儀的形式也極具特色,法華三昧懺儀一座分為懺、誦、以及禪觀,時間安排由自己調節掌握,在結營前至少完整誦讀一部《法華經》。法華三昧懺儀屬於行道誦經,也就是邊行邊誦,在對周圍保持覺照的狀態下(可以理解為融入整體),將心收攝專注在經本上,隨文入觀。

有師兄提問:什麽是禪觀?法師解釋這裡的禪觀是指默照,第一要求就是發起大悲心(菩提心)。第二,放捨諸相:知,但不住,不執著;清楚境界,不為所動。第三,休息萬事:與方法不相應的事都放下,不起第二念。

果慨法師告訴我們,我們的願會決定我們走多遠,方法用到哪裡。法師強調聖嚴師父説法鼓山存在的價值,就是建設人間凈土。鼓勵我們走出去,隨分隨力分享。如果在過程中需要回道場充電,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走出去。法師勉勵我們,遇到境界,先提起觀念,或是提起聖嚴師父的話:當我每到一處,每見一人,便是我能夠給他們什麼?他們會因我而得到什麼利益?

最後,想用果慨法師幾句讓我深受觸動的話來作為總結。首先,一定要信。信三寶,信師父,最重要的是信自己,相信自己與佛一樣本具佛性。其次,修行不問結果,只問耕耘;佛法會自然而然地引領我們前行。法師也激勵我們,修行就是破除障礙、積累資糧、不斷加行的過程。遇到障礙是好事,修行越深,障礙也越大,因此要更加積累資糧與精進加行。關關難過,關關過,與諸位師兄姊們共勉。

文:小熊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念念佛心、聲聲菩提、步步安定、處處凈土 Read More »

解行並重 法喜充滿──《法華三昧懺儀研修營》活動報導

舊金山道場於八月十五至十八日舉辦了為期三天半的《法華三昧懺儀研修營》,由法鼓山三學研修院副都監果慨法師帶領,共有三十六位學員參加。

活動開始前,所有學員共同抄寫了兩部法華經,在活動時供佛。所有的學員也被要求必須全程上完教觀綱宗課程,達到解行並重的效果。活動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除了定時的八式動禪及打坐之外,學員要當自己的監香,引導自己一天中至少要拜完兩座,並於三天半之內至少誦完一部法華經。

在活動圓滿前的大堂分享中,不像過去的活動大家都不敢舉手分享,這次大家非常踴躍,法喜充滿溢於言表!有學員說到自己很長一段時間打坐用不上方法,為了對治,他拼命來道場做義工,截至目前為止已經累積了三百多小時義工時間,但還是用不上方法。這次活動中,才拜完第一座,居然方法用上了,讓他非常感恩,也讚歎拜懺的功德!也有老菩薩分享,拜完第一座覺得非常累,但仍敦促自己不要放棄,沒想到身體越拜越鬆,誦經也誦到停不下來,非常法喜。有學員因為上了《教觀綱宗》的課程,了解到要站在圓教的立場、用藏教的方法,所以在拜懺時是代眾生一起懺悔。許多學員分享,由於活動前有上課,所以在打坐時聽到周圍的聲音或是聞到大寮煮飯的香味,知道不要被影響,所以能安心用方法。

最後法師在大殿帶領所有學員一起跟佛菩薩告假,大家殷勤期盼,希望法師明年也能前來舊金山關懷大家。

文:盧常伽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解行並重 法喜充滿──《法華三昧懺儀研修營》活動報導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