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願心不退轉,終能同證菩提

上完果慨法師帶領的《教觀綱宗》研習課程,感恩之餘,有重新站在跑道起點,再次踏上學佛之路的感覺。

問自己:站的跑道是什麼顏色?終點是什麼呢?

圖片引用自果慨法師《教觀綱宗》課程講義

所謂不同顏色的跑道,是一張在六天的課程中,好幾次被提及、回放的圖表。粉紅色標示的人天,黃色的二乘,和藍色的菩薩道。法師用這張圖表和討論的問題,提醒我們看到自己的立基點,包括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起心動念。進而幫助我們省思,學佛修行,究竟是為什麼?是為了現世來生的福報?出世解脫?還是廣度眾生?法師殷重叮囑我們一定要有清楚的覺照和正確的知見,因為這對接下來的學佛路影響深遠。

在最後一天的課程裏,法師講述了天台的「一念三千」。「三千」,是每一法界具足十法界,再乘上十如是、三世間而得出的。「一念三千」,是指我們的一念其實具足了一切諸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當瞋恚心生起時就是地獄;貪欲心生起就是餓鬼;愚痴心生起就是畜生;我慢心生起就是修羅;倫理道德的心生起就是人道;而與禪定、四聖諦、十二因緣、成就眾生乃至真如法界相應的心生起便是天道、聲聞、緣覺、菩蕯和佛法界。當遇緣觸事,當下生起的一念,便已三千諸法同時具足。然而,往往自己連一言一行背後的動機意圖都未必完全淸楚,遑論剎那間變化的心念。

如實知,還需要誠實和勇敢。菩薩行,更需要信心和毅力。四年多前剛開始學佛時,我覺得菩薩行願離我好遠,遙不可及。而今,我在人天道上,努力向中間的菩薩道靠近,每天一點一點地練習與佛菩薩的心相應。當路程與時間的長短慢慢不具意義,祈願心不退轉,終能同證菩提。

戚演毅合十

祈願心不退轉,終能同證菩提 Read More »

斷捨離隨筆

去年下半年得知公司決定搬遷,今年初時間表底定。在經歷了否認、沮喪、接受等等階段之後,我終於面對現實,在原本的工作項目之外,抓緊時間清理打包二十五年的工作軌跡,開始每天面對「高強度」的斷捨離 。

也因為這個因緣,每天練習著觀色無常,和個中的集、味、患、離。佛法說「色」,狹義指色身,但廣義可以指接觸的所有人事物等物質體。眼前每一樣要清除的東西,它的出現是色集,現在要清除,是色滅。自己因為變化,產生喜、貪、愛(或相反的感受)是色味,從而產生的煩惱是色患。那麼,該如何色離呢?《雜阿含經》裏說,「內寂其心,如實觀察,如實知」。觀察什麼、知什麼呢?一切都是因緣生,因緣滅,對外境以及五蘊,如實觀察、了知其無常、苦、空、變易,因而生厭、離欲,進而不起煩惱,得解脫自在。至於怎麼內寂其心?禪修和日常定課幫助很大。重點不在功夫深淺或時間長短,而是持之以恆地用方法,清淨、安定自己的身心。

即將捨離的,還有熟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而不捨的是眼前這個城市中,許多辛苦生活的人。過去這一年多來,中午出去買午餐,時常看到路邊被敲破的車窗玻璃。碎裂的玻璃像是車窗被敲破的車主的心。但破壞車窗的人,他的心其實也是殘破不堪的。在犯罪率日益嚴重、街頭逐漸蕭條的情況下,公司企業的出走,對這個城市和身處其中的人無疑是雪上加霜的。離,是否等於置身事外?置身事外,是否就毫無關係?並不是的。正如《華嚴經》〈淨行品〉所講的「當願眾生⋯」,每一個當下都可以發起利益眾生的願心。於是在每一個不捨與擔憂生起的當下,代之而起的是對諸佛菩薩的虔誠祈願:求佛菩薩慈悲護祐,願眾生能少受苦難,安穩生活。

從物品到內心,斷捨離可以運用在生活的各各層面。而佛法提供了斷捨離的方法,它是佛法日用的實踐。在不斷薰習,和捨棄、放下的練習中,希望每個人都能早日得到真正的清淨自在。

阿彌陀佛。

文:戚演毅

斷捨離隨筆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