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其實就是體驗──記2024舊金山道場初階禪七體驗
自學生邁入打工人的行列,不再需要熬夜趕論文、也不再有徹夜狂歡的日子。生活變得自由之餘,心中卻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帶著一絲迷茫,這次來參加法鼓山舊金山道場舉辦的初階禪七,一方面希望能獲得對禪修和佛法更深的體悟,同時也盼望能為生活注入一絲新的火花。
此次禪七匯集了諸多殊勝的善法因緣,而我也深深意識到,能夠參與其中的自己是多麼地幸運。非常感謝常襄法師和常興法師的全程護持。尤其是當聽到常襄法師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時,我深刻感受到法師對佛法三寶的信心、對聖嚴師父的敬意與感恩、以及對自身要在修行與培福之路上深耕的堅定決心。法師的言教與身教深深打動了我,而我也祈願自己在修行之路上能保持如此的信心與毅力。此外,也非常感謝道場內外護菩薩無微不至地照顧,為我們營造出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修行環境,讓大家能全程心無旁騖地練習用方法。
這次打禪七最大的收穫是我對禪修看法的轉變,還有對慚愧、懺悔及感恩的體驗。以往覺得禪修就是盤起腿來一直「坐、坐、坐」,基本與「無聊」、「痛苦」畫上等號,但在聽聞聖嚴師父開示影片中所言:「禪修其實就是體驗:踏踏實實的將心收攝於方法之上便是修行」,才驚覺自己對禪修的了解竟是如此的淺薄。在一炷香接著一炷香的努力中,每當因為妄念紛飛而心生煩躁,想放棄之時,也會想起聖嚴師父曾言「我們修行只顧耕耘,不問收穫」,以此提醒自己重新提起方法,專注練習,不做他想。
常襄法師的鼓勵也讓我在因為遲遲用不上方法而感到灰心時備受鼓舞:如同我們學游泳之初必定會嗆水、學腳踏車之初亦會摔倒,學習用方法時,一開始也一定會遇到散亂或昏沉等各種障礙;我們無法奢求靠一個禮拜的修行徹底扭轉過去數十年養成的「心向外攀緣」的壞習慣。但只要通過不斷地練習,必定能熟能生巧。而當我漸漸放下心中各種執著和負面情緒,帶著「每一次坐上蒲團都是一個新的體驗,而體驗不分得失,亦不計好壞」的心態來練習放鬆身心、體驗呼吸時,我竟慢慢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感。希望我能在禪修的路上每天精進練習,不斷進步。
這一次的慚愧、懺悔禮拜也讓我意識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多麼疏於自省和感恩。從師父的開示影片中,我了解到正所謂「我慢山高,法水不入」,修行中的種種業障其實是來自於我們浮動的高傲心、高慢心。這次的感恩禮拜讓我有很深的感觸,尤其是當聽到法師問大家:「倘若我們自己是龍天護法,是否會願意護持像我們這樣的修行人?」時,我頓感慚愧,而內心隱隱浮現的答案是:「不會,我不會想護持這樣一個疏於自省又不精進的修行者。」這次的體驗讓我下定決心從每天建立感恩日記開始,讓感恩與自省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此次的禪七不僅讓我得以從繁忙的工作與生活中抽身,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沉澱,也讓我在禪修的方法以及自己修行的初發心上獲得了深刻的啟發。禪期中聽聞聖嚴師父的影片開示和常襄法師的分享時,常常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再次感恩所有促成這次禪七的善法因緣,祈望未來的我能保持正確的心態,以禪修的方法面對生活、職場中各種挑戰,並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文:Claire Wang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禪修其實就是體驗──記2024舊金山道場初階禪七體驗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