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文化中「求同存異」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與夏斯塔僧院梅安方丈長老尼對談

舊金山道場七月二十日舉辦一場名爲「在多元的文化環境中對佛法的追尋、傳播與實踐」的雙語對談活動。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與北加州夏斯塔僧院(Shasta Abby Buddhist Monastery)方丈長老尼梅安法師(Master Meian Elbert)對談如何在多元文化環境中傳播佛法與推廣禪修。共有超過一百六十位中西方人士在場聆聽兩位大師對佛法的追尋與實踐。

夏斯塔僧院梅安方丈長老尼曾經到台灣總本山拜訪過,去年法鼓山僧團也曾派法師到僧院參學,因而促成了這次的佛法對談。兩位不同性別、種族、文化背景的宗教領袖,共同探討如何將佛法的慈悲與智慧分享給不同文化環境與宗教信仰者。兩位與談者都認同,在多元文化環境中,應以「求同存異」的精神,主動地與其他宗教互動。在互動中,從不同宗教認識自己的宗教,也向其他宗教學習,彼此尊重。

身爲佛教徒,面對世界上發生的各種狀況,像是疫情、戰爭,該如何自處?梅安方丈長老尼指出,人生不完美就是生命的實相,我們都從自身的痛苦中去學習,並且幫助其他人去面對生活中的痛苦。面對他人的狀況或苦難,不要妄下評斷,而是為需要的人去祈福、迴向。面對不同政治立場的人,不貼標簽,而是希望他們都能夠感受到是受歡迎和被接納的。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則是引用聖嚴師父的「四它」,教導我們面臨疫情或其他困難時,坦然接受無常,多用心於現在,少擔心於未來。有越多的人修學佛法,就可以把慈悲的力量散播出去。

在西方,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打坐、禪修,身心也因此得到益處。我們是否可以把佛法當作一種生活方式,但不信仰佛?又爲什麼要皈依三寶呢?方丈和尚以註冊入學做比喻,皈依之後要遵守戒律,以此能夠跟三寶產生真正深度的連結,是比較安全也比較圓滿的。方丈長老尼認爲依戒律而生活,是向世界展現另一種生活方式,放下自私,向他人傳達衆生一體的慈悲觀念。

會談最後,方丈長老尼祝福大家在學佛、修練慈悲的路上越走越好。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感謝夏斯塔僧院以開放的心胸接受法師去參學,並讚歎僧院將佛法在地化接引西方信眾。方丈和尚以聖嚴師父的「心靈環保」墨寶及書籍致贈方丈長老尼作爲結緣禮,方丈長老尼也回贈三本英文禪修書籍。

舊金山道場是此次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前來北美弘法、關懷信衆的第二站。除了本次的佛法對談活動之外,也會在次日主持祈福皈依大典。

文:趙果修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在多元文化中「求同存異」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與夏斯塔僧院梅安方丈長老尼對談 Read More »

在多元的文化環境中對佛法的追尋、傳播與實踐

——當方丈遇見方丈尼 ——

主講嘉賓: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與夏斯塔僧院方丈尼Elbert法師

法鼓山現任方丈果暉法師曾赴泰國進修,於日本立正大學拿到博士學位; 秉持傳法西方眾的使命,年年遠至美加各地關懷信眾。

 

夏斯塔僧院現任方丈尼Master Meian Elbert 修學曹洞宗,加入僧團後傳法領職,並於2010年任方丈至今。

 

兩位不同性別、種族、文化背景的宗教領袖,將於法鼓山舊金山道場,一期一會,分享他們在多元的文化環境中,對佛法的追尋與實踐。

【日期】7/20/2024(六)

【時間】

  • 10:00 am – 12:00 pm 對談
  • 12:00 pm – 1:30 pm 午齋

【地點】法鼓山舊金山道場:道場座位有限,請盡早上網報名

【報名 】 請點入

在多元的文化環境中對佛法的追尋、傳播與實踐 Read More »

方丈和尚參訪北加蘇諾瑪山禪中心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十月三日造訪蘇諾瑪山禪中心(Sonoma Mountain Zen Center),並賀喜新任方丈就任。

法鼓山和蘇諾瑪山禪中心的因緣要回溯到聖嚴師父在《金山有礦》一書中提到的,1990 年十月美西舊金山之行的原因之一,是師父應一位日本系禪師的邀請去訪問他們的蘇諾瑪山禪中心。師父說該禪中心的負責人是華裔美國人,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佛教沒有接觸過,純粹是日本系統的禪僧,卻主動邀請一位從不相識的中國法師去訪問。這種認為佛教應該是一家,修行的方法可以不同,信仰和目標是一致的胸懷是令人敬佩的。所以師父特別前去關懷、演講。時隔三十三年,當年禪中心的負責人前任方丈如今已年邁,今年九月二日他的兒子正式陞座成為新任方丈。此次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拜訪禪中心,即是承續當年聖嚴師父的關懷並賀喜他們的新任方丈。
參訪團一行九人,隨著方丈和尚和監院常襄法師早上十點從舊金山道場出發。由於禪中心義工有限,為了不增加主人麻煩,方丈和尚婉拒了新任方丈的午餐邀請。在進入禪中心前的小城,先找了一個公園用午餐。香積組菩薩們一早幫忙準備了愛心紫菜飯團,讓大家開心地享受野餐的樂趣。接著再開約四十分鐘的車程,下午一點準時抵達了禪中心。前任方丈關老師及新任方丈Nyoze-roshi 及家人、義工都在門口熱誠歡迎,隨即帶領大家進入禪中心禮佛、參觀。

蘇諾瑪山禪中心是一個曹洞宗的禪修中心,佔地約八十英畝,座落在北加州聖塔羅沙市的山中。很特別的是它可以俯瞰古橡樹、紅杉林和月亮谷。創辦人關寂照老師是鈴木俊隆的的弟子。鈴木俊隆是日本曹洞宗僧侶,也是將禪宗思想介紹到西方世界的重要日本僧人。關老師1935年出生於聖塔羅莎市,是第三代華僑,他在1970年成為日本式的禪僧。鈴木老師往生後,他在1974年創立了現在的禪中心。

在接待廳裡,大家享用著精緻的日式茶點並彼此交流。前任方丈關老師首先提起,非常懷念聖嚴師父曾經到訪過禪中心,並和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分享到佛法非常簡單,所謂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一切如虛幻泡影,最終都是一樣的。新任方丈為大家介紹禪中心致力於曹洞宗「只管打坐」的方法,用靜坐和禪修的方法來達到開悟。他們提供的課程包括講經、誦經、禪修指引、讀書會,以及一日到三十日、甚至為期更長的禪修,以滿足社區及來自各地各種不同修行者的需求。不過新冠疫情之後,大家習慣於網路上課,很多人、尤其是年紀較長者,都選擇在家學習,較少來禪中心了,他覺得很可惜。禪修還是面對面、當面指導,進步才比較快。另外很多人來禪中心都只關注能不能開悟,做義工則興致缺缺。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建議,想要開悟還是要勸大家多修福修慧,多種福田。禪中心新任方丈也請教方丈和尚,如何才能讓佛法久住?方丈和尚用致贈給禪中心的「福慧自在」書畫為題,帶出「安己和眾六字訣」,勉勵大家要將「輕、鬆、慢、細、小、分」應用在生活中,讓生活更自在、慈悲有智慧,這就是讓佛法久住。

兩個小時的參訪在歡愉的交流中很快過去。告別之前,新任方丈帶領大家參觀兩間新蓋好的寮房,以及籌建中的禪堂及三門。由於工程不小,困難重重,但是新任方丈希望能圓老父親(前任方丈)長久以來的一個夢,在父親有生之年能看到新禪堂的落成。祝福他們的夢想能早日實現!祝福禪中心正法久住,能接引更多人來禪修!

文 /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方丈和尚參訪北加蘇諾瑪山禪中心 Read More »

另一種中秋團圓與關懷── 舊金山道場悅衆與方丈和尚一起素烤過中秋

中秋節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難得今年方丈和尚剛好到訪舊金山道場,道場特地在九月三十日(農曆八月十六日)安排了一個中秋悅衆素烤活動,讓道場這個心靈大家庭的核心成員—悅衆們有機會和法鼓山的大家長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相聚一堂,互動關懐,團聚過中秋。

悅衆們早上參加講座,下午則留下來幫忙準備素烤食材。女衆菩薩一進到大竂,便自動分三組,洗菜、切菜一組,串蔬果一組,燒烤盤、涼麵一組,輕鬆上手還笑聲不斷,效率超高。男衆菩薩這邊也是身手矯健,手套一戴,刷刷洗洗,頓時就將三個烤爐清潔完畢、準備就緒。四點一到,三位烤手準時升火。 三十分鐘後,火候已到適合燒烤的溫度。真佩服這些科技男菩薩連燒烤技術也都是一流。短短一小時內,各種鮮香燒烤、串烤一一出爐,除了一盒盒的多汁蔬食,還有烤年糕、烤玉米和烤芭蕉,香氣四溢。方丈和尚和法師們也都稱讚有加。

大家隨興在戶外的階梯上坐下或拿個小板凳圍繞著邊吃邊聊,方丈和尚也入境隨俗地加入了這種美式BBQ的行列,除了淺嚐幾口素烤,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認識悅衆和關懐悅衆上。方丈和尚讚歎悅衆們平時做很多服務,非常發心,做的比一般義工還多,但是也要記得隨時照顧好自己的道心,莫忘初衷,才能護持好道場。

當太陽漸漸下山,天氣也轉涼了,飽嚐了美味素烤後,大家轉移到大殿聽聞方丈和尚開示。讚佛偈云「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圓滿的月亮代表的是佛的慈悲與智慧,滿月時亦代表著放光明。人們習慣說月有陰晴圓缺,事實上月亮都是圓的,沒有缺陷,只因人們從不同的時候、角度去看,因此對月亮的感覺有所不同,所以我們不管身在何處都不應該被境界動搖。另外,方丈和尚也舉了「水中撈月」的譬喻,講述猴子看到月亮掉到井裡後一起撈月亮,結果都掉到井裡的故事。猴子的行爲代表愚痴,我們要學習向內看,向內收,保有本來目面,看到自己心中的月亮。向外則要學佛的智慧與光明,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我們要藉修福德,獲得莊嚴。

最後方丈和尚也引用虛雲大師說的「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做「佛事」就是用佛法來幫助人,是做佛救度眾生的事;「道場」則是修行成佛之道的場合和處所。目的就是為了利益眾生,淨化人間,所以要積極去做。悅衆們聆聽完開示,領取了方丈和尚贈送的結緣品後,個個都法喜充滿,歡喜離去。

文 /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另一種中秋團圓與關懷── 舊金山道場悅衆與方丈和尚一起素烤過中秋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