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戒誦戒會心得

       心中一直感恩自己是何其幸運, 就近的舊金山道場就有菩薩們發心護持每月一次的菩薩戒誦戒會。得受菩薩戒是此生超塵出俗, 不可思議的因緣。受戒之後對鍊心的方向有更深細的體會,能突破自心相的認知局限。於無路處能獨辟蹊徑而無懼,於亂相中心懷柔,遺世獨立而心安然。更何況還有越來越多的菩薩戒子們常伴左右,可以定期的誦戒, 以拂拭習性的侵染。

       平日俗事纏身, 很容易隨習氣走。誦戒時, 隨文入觀,卻覺震撼。一條條, 一層層對照己心, 頓然清醒, 慚愧不已。是呀!日常生活中很難有時間真正檢視自己, 而誦戒會,是一段特定的時間可以面對自己,以戒為師,以戒為鏡, 通過對自己言行的衡量,突破自我的偽裝,由悔過、發願、不再犯,而真正內化。

         這是個不容易的過程。如果我們學戒, 只學會看別人的過失, 那就南轅北轍了。如果覺得自己總是最對的, 最如理如法的,就相當於沒有修行,因為這樣不會有進步。尤其看到「不自讚毀他」這一句時, 更覺得觸目驚心, 自己又何嘗不是常常覺得自是人非呢。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根本歸因錯誤), 是說人們傾向於把自己的過失解釋成外境不可控的原因,而他人的過失則歸咎於他人的個性。如果不常常逆向思維,很難發現自己的思維定勢。

          師父有名言,以慈悲對待別人,以智慧對待自己。可是有多少人在看到他人的過失時, 會想到對方可能有什麼原因才會那樣做,從而願意傾聽;或者會反思是不是自己看錯了,聽錯了,歸因錯了而不急於批評;要能想到自己應如何能幫他那就更難了。又有多少次, 心裡冒出來的都是自己如何正確,對方如何有種種問題, 這時我們的心是犀利的, 堅定的,鬥志昂揚的。當我們看別人時不再只是看到錯誤或問題,看自己時而能看到自身的妄想或習氣,那時我們的心是柔軟的、包容的。所以學佛尤其是擅長修定的人,如果能夠心、行柔軟,那則是最難能可貴的。

         雖然誦戒會只有短短一個半小時,卻是真正修行的開始。面對自己,慚愧懺悔,發願不再造,是鍊心的過程。修行無非鍊心而已。慚愧懺悔是放下我執的開始。願發心受戒的戒子們都能夠珍惜誦戒會的難得機會, 洗心革面,速成佛道。

文:三車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菩薩戒誦戒會心得 Read More »

記菩薩戒誦戒會——悅眾維那分享

舊金山道場今年度第一場菩薩戒誦戒會在二月十七日舉行,在三寶加持下以及佛子們高聲唱誦功德迴向中,圓滿此次莊嚴殊勝的法會共修。

道場每個月會舉行一次菩薩戒誦戒會,讓已受菩薩戒的在家戒子們一起來誦戒。透過儀程進行誦戒:「禮佛、誦念戒儀、拜懺、誦念戒律、功德迴向」。目的除了謹記受戒時的初發願心,也要自我檢核身口意三業及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犯戒。經由誦戒會的共修,懇切求懺悔,以護持清淨戒體。沒有受菩薩戒的人,也可以藉由參加共修了解佛戒,成就早日受戒的因緣。

誦戒會流程是依據法鼓山菩薩戒的誦戒範本儀程進行。維那的工作則是擔任領眾唱誦、舉腔、誦念戒條以及引導法會的進行。

第一次認識菩薩戒是在2013年Sunnyvale舊道場,看到洛杉磯道場舉辦北美第一屆在家菩薩戒的海報。當時自己才剛剛學佛,不清楚什麼是戒律,因此錯過了受戒的機會。直到有一次週末來道場做知客義工,當天剛好誦戒會共修需要引禮菩薩來協助信眾,於是從旁聽生變成了正修生。也因爲這樣的特殊因緣,我開始參加每個月的誦戒會共修,漸漸明白戒律的意義和目的,也學習到觀照自己的内心,時時反省,用慈悲和智慧來改變自己的生活。

從引禮義工開始,而後接觸到其他法器悅眾的工作,進而學習梵唄唱誦、執掌法器的方法和誦念戒條的内容。後來有幸得到師兄姊們的信任和鼓勵,於是擔任維那的職務。除了自己在家拜懺,每個月定期和法器悅眾做行前練習,我也會參加法鼓山其他道場的線上直播共修。一方面增加自己熟悉維那以及誦戒儀軌的流程,另一方面跟隨線上大衆一起誦戒,也是幫助自己復習戒律,精進持戒的一個好方式。直到2016年三月因緣成熟,終於如願回到台灣總本山受在家菩薩戒。

聖嚴師父在《戒律學綱要》中告訴我們:「戒律是佛子生活中唯一的防腐劑」。我們受了菩薩戒,學了戒就一定要持戒,更要常常誦戒,才能實踐菩薩的精神,成長自己,同時利益他人。

這次來參加誦戒會的信衆非常踴躍,在〈懺悔偈〉起腔後,「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大衆以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在諸佛前拜懺,自我警惕,清淨自己的身語意三業。當引導大衆一起誦念戒律條文時,每一位佛子更是大聲唱出自己的名字,以至誠的決心用戒律來規範自己,尤其是<四弘誓願>,大衆更要以堅定不移的菩薩願心持戒,利益衆生。大殿内呈現一片攝心莊嚴的氛圍,法會結束後每個人都是法喜充滿,大家共同圓滿一場懺悔發願的共修。

感恩道場給我們這個廣結善緣的機會,也鼓勵大家每個月都來參與誦戒,以戒為師,精進修持,利人利己。有這麼多同參道友一起發菩薩誓願,一同走在菩薩道上,人人都是自己的維那,透過大眾的共修力量,發起無上的菩提心,生生世世為佛種,提昇人品,建設淨土。

阿彌陀佛

文:陳演麗

記菩薩戒誦戒會——悅眾維那分享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